眾所周知,人民幣共發行了五套,目前,在流通的是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幣,人民幣一直以來都有很強的收藏價值,隨著前面第三套人民幣退出流通市場,從此便賦予了它更多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那么有哪些紙幣更值得收藏呢,當下典藏為大家介紹:
我國發行的五套紙幣,每一天都有自己的收藏價值,對于已經退出流通的人民幣來說,收藏的不僅是錢幣,更是收藏的歷史。
第一套人民幣
自1948年12月1日開始發行,共12種面額62種版別,其中1元券2種、5元券4種、10元券4種、20元券7種、50元券7種、100元券10種、200元券5種、500元券6種、1000元券6種、5000元券5種、10000券4種、50000元券2種(1949年發行的正面萬壽山圖景100元券和正面列車圖景50元券各有兩種版別)。
而現在的人民幣收藏市場,最值錢的當屬第一套人民幣,整套價值600萬元左右(9成品相),當然這也是因為第一套人民幣距離現在久遠,而且流通時間也比較少,再加上第一套人民幣擁有12種面額62種版別,能完好保存一整套不容易。
五千元蒙古包
第一套人民幣除了牧馬圖的絕世無雙之外,緊隨其后的就是蒙古包五千元了,它的市場價格高達數十萬近百萬的人民幣,并且常年保持堅挺的價位曲線,幾乎沒有任何的下滑趨勢,這樣子的行情在人民幣收藏市場是極其不容易的,所以說蒙古包五千元是擁有非常之高的市場認同感的。
由于蒙古包五千元的存世量是極低的,目前整個市場上面的存世量不足百枚,其中全品占了不到百分之一,而這百枚的數量有將近百分之九十是被收藏愛好者永久收藏起來,剩下了不到百分之十左右的資源在市場上面流通,所以這才成就了它傳奇的市場價格,讓它的收藏成為了經典。
第二套:分錢硬幣開始發行
1955年3月1日公布發行的第二套人民幣共10種,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和5元,1957年12月1日又發行10元1種。同時,為便于流通,國務院發布命令,自1957年12月1日起發行1分、2分、5分三種硬幣,與紙分幣等值流通。后來,對1元紙幣和5元紙幣的圖案、花紋又分別進行了調整和更換顏色,于1961年3月25日和1962年4月20日分別發行了黑色1元券和棕色5元券,使第二套人民幣的版別分別由開始公布的11種增加到16種。
第二套人民幣整套(8成品相)。“大黑十”人民幣,是其中的精品,且出現了稀有的三元人民幣,是所有已發人民幣中唯一發行過的三元券,由蘇聯代印。
大黑拾
第二套的人民幣的精品為大黑拾(大白邊),這張鈔面積很大 ,一般錢包擱不下,攜帶不方便 ,很難保存完好品相。正因為如此 ,才成就為二套的“老大”地位。
紅五元
第二套人民幣5元(紅五元),以紅色為基調,實心五角星水印,在市面上流通時間大概有二十多年,紅五元正背面花更符合中國特色和風格。正面是各民族團結的圖案,背面印有漢、藏、蒙古、維吾爾四族的語言文字。由于發行量較小,紅五元的存世量很稀缺。
第三套:取消3元紙幣 增加1角、2角、5角和1元硬幣
我國第三套人民幣是1962年4月20日開始發行。第三套人民幣在第二套人民幣的基礎上對版別進行了全調整、更換,取消了第二套人民幣中的3元紙幣,增加了1角、2角、5角和1元四種金屬幣。第三套人民幣經過了18年的逐步調整、更換,共陸續收回第二套人民幣(除6種紙、硬分幣外)10種,陸續發行第三套人民幣13種,其中,10元紙幣1種、5元紙幣1種、2元紙幣1種、1元紙幣1種、5角紙幣1種、2角紙幣1種、1角紙幣3種、1元硬幣1種、5角硬幣1種、2角硬幣1種、1角硬幣1種。
背綠一角
第三套人民幣的“棗紅一角” 券面圖案中的人物原因沒怎么流通就遭到嚴苛的回收銷毀,存世量驟減。為了挽回“棗紅一角”的錯誤隨后發行了“背綠一角”。由于與同套2角紙鈔背面顏色同為綠色,在交易過程極易造成混淆,故僅使用了14個月便遭回收,由此成為成為第三套人民幣中發行量最少、發行時間最短、存世量最少的“幣王”。背綠一角分為帶水印和不帶水印,而帶有五角水印的“背綠一角”更為稀有,被稱作是第三套人民幣中的票膽,根據資料顯示,2013年“背綠一角”的身價已經達到4萬多元。
車工兩元
第三套人民幣貳元券,該幣1960年制版,1964年4月15日發行,1991年3月1日只收不付,2001年7月1日停止流通。正面圖景是車床工人,顏色為深綠色,反面為淺綠色。該幣在第三套人民幣中是最早發行的,是第三套人民幣最有價值的種類之一,在某種程度上引領了錢幣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