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紀特票發行年代久遠,其題材極為廣泛,設計也較為精美,但老紀特票的印刷水平和今天的郵票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曾有人說老紀特票近年來不受市場關注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它的印刷質量不太好,但筆者以為,老紀特票絕大多數采用雕刻版印刷,卻另有一番古樸風味。
老紀特票雖然具有題材廣泛和古色古香的特點,但在目前這個炒新不炒舊的郵市中,它卻明顯地被人們冷落了,老紀特票中的部分品種與以后發行的一些郵票相比,其價格還明顯偏低,如1954年12月30日發行的發行量為800萬枚的紀30《憲法》的市場價還不到4元。
盡管老紀特票幾乎快成歷史文物,但目前確實有不少品種的價格還遠沒有升到應有的價位,而與老紀特票同一時代的第一套、第二套人民幣在近幾年間卻不斷受到市場關注,有不少品種價格還逆勢上漲。筆者以為,老紀特郵票的收藏價值不容忽視,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人們收藏理念的增強,老紀特票集藏的黃金時代終究會到來,而先期在低位買進老紀特票的人也終將會獲得很好的回報。
◆ 百年老紀特郵票非漲不可
1.題材熱――百圓老紀特郵票真實的記錄了彪炳史冊的開國偉業,新中國的建立、國徽的選定、憲法的建立等等每一套的所表現的重大事件當時都備受國際關注。特殊的發行背景,重量級的題材內容使郵票從名稱、圖案設計、面值到發行日期等均由中央相關部門和領導審批,反復修改,可以堪稱為國家文物郵票。
2.首創性――百圓老紀特郵票作為新中國郵票的源頭,其“龍頭”地位不可動搖,可以說是郵票中的精品,開創了郵票收藏的新紀元,創造了中國郵票史上諸多先例,特種和紀念郵票的始祖,僅有的百圓面值郵票、諸多題材的首創等等。 文物價值――最早的一套紀念郵票(紀1)發行至今已近60年,幾十年的風風雨雨,使老紀特郵票遭受了很大的磨難,隨著歲月的流失,存世量越來越小,加之本身題材的重要性,其文物屬性日漸凸顯。
3.完整性――開國大典中所收藏的郵票都是整套收藏,保證了藏品的完整性,確保其升值空間。也是首次將百圓老紀特郵票收藏如此之完整。收藏難度是比較大的,更是個人力量所不能及的。
4.雕版印刷――老紀特郵票絕大多數采用雕刻版印刷,手工雕刻,金鉤鐵劃,別有一番古樸風味,這是其他郵票所不能比的,成為郵市投資者新寵。
5.面值大――冊中所選老紀特郵票面值多為百圓以上,也是那個時代特有的產物,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獨特的收藏價值。
6. 數量少――百圓老紀特郵票發行年代久遠,大多沉淀于通信中,消耗比較多,存世量少,珍稀度高,保值、增值穩定,是長期收藏投資群體的首選。像紀4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紀念、特4廣播體操等都是難得一見的珍稀郵票。
7.大師創作,“紀1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來說,這是由新中國第一位郵票設計家孫傳哲、中國人民政協會徽與北京天安門上兩條大標語的設計者和書寫者鐘靈、國徵設計者張仃三位郵票設計大師首次聯袂創作,由于其它兩位大師已不在人世.已后不會再次合作.使大系中收錄的大部分郵票全部成了名副其實的文物,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7天后,10月8日新中國第一套全國通用的紀念郵票-“紀1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郵票正式發行。紀1郵票的誕生,標志著我國郵票事業的開端,中國郵票史從此掀了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