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套人民幣是1962年4月15日開始發行的,60年代初,我國經歷了連續三年的經濟困難,國民經濟開始好轉,工農業生產逐步恢復,國家財政金融狀況逐漸好轉,為適應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促進生產建設和商品流通的進一步發展。方便各單位和人民群眾的貨幣使用,國務院決定發行第三套人民幣。第三套人民幣的發行使我國貨幣制度進一步完善。
第三套人民幣小全套包括65年10元、60年5元、60年2元、60年1元各一張,62年5角、62年2角各兩張,62年1角四張,53年5分、53年2分、53年1分各一張,共計15張錢幣,另有1元、1角、5分、2分、1分硬幣各一枚而且是全套后3位同號,總面值:21.06元。
第三套人民幣小全套收藏要點:
10元券:三羅馬十元一張。10元券正面為“人民代表步出大會堂”圖,象征人參政議政,當家做主人,背面以紅色牡丹花和彩帶襯托天安門,象征偉大祖國的富強和團結;主色黑色。俗稱“大團結”。
5元券:兩羅馬5元一張。5元券正面為煉鋼工人圖,象征工業以鋼為綱,背面為國徽露天煤礦,象征發展能源工業;主色深棕色。
2元券:三羅馬2元券一張。2元券正面為車床工人圖,象征工業為主導,背面為國徽、石油礦井,象征發展能源工業;主色深綠色,五星水印。
1元券:兩羅馬1元券一張。1元券正面為女拖拉機手圖,象征農業為基礎;背面圖案為國徽、放牧圖,象征發展畜牧業;主色深紅色。
5角券一共兩張:三羅馬5角券一張和兩羅馬5角券一張。5角券正面為紡織廠生產圖;背面圖案為國徽、棉花和梅花,主色青蓮色。
2角券一共兩張:都是兩羅馬2角券。2角券正面為武漢長江大橋;背面圖案為國徽、牡丹花,主色墨綠色。
1角券有4張:藍色三冠號一張、藍色二冠號一張、紅色三冠號一張、紅色二冠號一張。1角券正面原為為"干部參加勞動"圖景,后改為"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圖景;背面圖案為國徽、菊花,主色調共有棗紅色、深棕、淺綠、醬紫、桔黃五種。
從收藏角度來看,目前已發行的5套人民幣中,前三套人民幣已相繼退出流通領域,收藏第三套人民幣可以說是初涉人民幣收藏者較好的選擇。這套人民幣以其主題思想鮮明、設計風格新穎、券別結構合理、主輔幣品種齊全、印刷工藝先進并有較強的防偽性能等特點,被業內人士看作是最有前景和潛力的一套人民幣。
第三套人民幣是中國人民銀行于1962年4月15日開始發行的。與第二套人民幣比價相等,并在市場上與之混合流通。這套人民幣與第二套人民幣相比,取消了3元紙幣,增加了1角、2角、5角和1元四種金屬幣。紙幣中“中國人民銀行”六字是由馬文蔚先生所書寫。票面上兩方印章分別為“行長之章”和“副行長章”。紙幣背面印有用漢語拼音、蒙古文、維吾爾文、藏文、壯文書寫的“中國人民銀行”字樣。第三套人民幣1962年4月20日發行棗紅色1角紙幣起,到 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前后歷時38年。
第三套人民幣分別代表了中國當時工農業建設的階段歷程,是一個濃縮的歷史全書,更是中國經濟發展的見證,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具有很好的象征和紀念作用。相信對于擁有第三套人民幣的認識和藏友來說,你們便是中國經濟發展歷程的見證者。第三套人民幣以其主題思想鮮明、設計風格新穎、券別結構合理、主輔幣品種齊全、印刷工藝先進并有較強的防偽性能等特點,在我國貨幣發行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