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岫玉山子南山積翠
規格:82cm*75cm*145cm
材質:岫玉
產地:遼寧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說:“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忮,潔之方也”。
“潤澤以溫,仁之方也”,溫和滋潤具有光澤,表明玉善施恩澤,富有仁愛之心;
“勰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玉其透明,表明玉竭盡忠義之心;
“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如敲擊玉石,會發出清亮悠揚悅耳的聲音,表明玉具有智慧傳達給四周之人;
“不撓而折,勇之方也”,較高的韌性和硬度,表明玉具有超人的勇氣;
“銳廉而不忮,潔之方也”,有斷口但邊緣卻不鋒利,表明玉自身廉潔、自我約束并不傷害他人。
美玉得到我們東方人的萬般垂愛。東方人往往用玉來比喻人的德性,儒家講究“君子必佩玉”,“無故,玉不去身”等。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以玉的特質擬人的“仁、義、智、勇、潔”這五種高貴美德,認為玉有玉德,人只有具備了玉的這些高尚品德才能成為君子,實現人的最高境界。
玉雕工藝,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傳統工藝之一,形成了我國獨特的玉文化。玉雕工藝發萌于距今8000年前的先紅山文化,在中國光輝的歷史文化中是一顆璀璨的明星,在世界藝術的百花囊中,亦獨樹一幟,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古語說“玉不琢不成器”。任何一塊好的玉石,要經過選料、剝皮、設計、粗雕、細雕、修正和拋光等工序,因料施藝、化瑕為瑜、俏色巧用,從而賦予其新的價值和魅力。工序中當屬精湛深厚的雕刻技藝最為重要,一些玉雕精品將浮雕、透雕、圓雕、內雕和鑲嵌等工藝集于一身。將素有”東方藝術之最”的古老玉雕藝術傳遞到了世界每個角落。
岫玉又稱岫巖玉、新山玉,由蛇紋石構成。它是蛇紋石中質地最細膩、硬度較高、顏色漂亮的優秀品種。秦漢以前用岫玉做的玉飾就很多,統稱古玉?!睹D》中記載的“琇瑩、美石也”,指的便是岫玉。
岫巖玉的顏色有深綠、綠、淺綠、黃綠、灰綠、黃褐、棕褐、暗紅、蠟黃、白、黃白、綠白、灰白、黑等色。如此豐富顏色的存在,常使岫巖玉有極其美麗的“巧色”。 其質地堅實而溫潤,細膩而圓融,多呈綠色至湖水綠,其中以深綠、通透少瑕為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