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一百元國庫券
國庫券(TreasurySecurities)是指國家財政當局為彌補國庫收支不平衡而發行的一種政府債券。因國庫券的債務人是國家,其還款保證是國家財政收入,所以它幾乎不存在信用違約風險,是金融市場風險最小的信用工具。中國庫券的期限最短的為一年,而西方國家國庫券品種較多,一般可分為3個月、6個月、9個月、1年期四種,其面額起點各國不一。國庫券采用不記名形式,無須經過背書就可以轉讓流通。
當下典藏提醒您:本站國庫券確保真品,圖片僅供參考,價格會因為國庫券的品相好壞各有高低。如有意向購買請聯系在線客服,或是撥打客服熱線:400-6288-728進行咨詢。我們會盡最大努力滿足客戶的要求謝謝!
【收藏價值】
我國從1981年對國有企業發行國庫券,1982年起面向社會公眾發行。早期采用實物化、貨幣化方式發行,印制精美,存世稀少,防偽性強,成為繼郵票、錢幣、糧票之后的收藏新貴。
總體說來國庫券具有以下特點:
1.面額各異。憑證式國庫券作為有價證券,為了兌付方便,采用標明面額的實物票證形式, 面額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500元、1000元等。
2.圖案精美。國庫券由國家統一發行,用紙考究,印刷水平高,圖案豐富多彩,多為風景名勝和大型建設場面,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3.防偽性強。國庫券是國家統一發行的有價證券,代表國家信用,它在設計上美觀大方、印刷考究,同時與人民幣相同,具有較強的防偽功能,避免了郵票、糧票收藏中常出現的贗品困擾,方便了收藏者。
4.存世較少。國庫券大多采用按年發行,由于流通性差,到期后不計息,加上早期多采用攤派式方法發行,當時因人們收入不高,所以兌付率較高,存世稀少,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
5.紀念性強。國庫券作為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對于集中社會閑散資金支援國民經濟建設具有重要歷史意義,而且其發行方式、面額、計息標準、兌付時間、方法,都對研究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由于國家近年來多采用記賬式發行,減少憑證式發行,尤其是無記名國債券的發行,加上發行量以及人為因素和人們早期重視程度不夠。因而早期國庫券存世較少,收藏價值較高。如1982年1元面額的國庫券, 因是首套面向社會公眾發行的國庫券,且是國庫券中最小面額及唯一的壹元券,加上發行量很少,因而收藏價值極高,被稱為國庫券中的“猴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