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名稱】精品橄欖核雕寫實十八羅漢手串
【藏品材質】采用5年以上紅油核雕刻而成
【藏品規格】單核尺寸17mm×22mm左右
雙面雕刻十八羅漢
正面圖案分別是:
探手羅漢:探手羅漢是一個路邊生,因打坐完經常把手舉起伸懶腰,所以叫探手羅漢。
沉思羅漢:沉思羅漢是釋迦牟尼的親生兒子,佛陀十大弟子中,佛法道行是哦居首位的。
騎象羅漢:騎象羅漢是佛主的侍者,他原本是一名馴象師。
歡喜羅漢:它清楚世間一切善惡丑,所以在很就很久以前,他是在古代印度做一名雄辯家,他在辯論時,常帶笑容,所以叫歡喜羅漢。
笑獅羅漢:思為金剛子,原現是一名獵人,因為學佛,所以不再殺生,獅子來謝,故有此名。
開心羅漢:為什么叫開心羅漢呢,其中典故就是開心羅漢在出家前身是一名乞丐,曾袒露其心,使人覺知佛于心中,所以就叫做開心羅漢。
托塔羅漢:托塔羅漢是佛陀所收最后一名弟子,因為佛主懷念佛陀而常手托佛塔。
芭蕉羅漢:因為他是出家后常在芭蕉樹下修行,有一天終于在芭蕉樹下修成正果,所以叫芭蕉羅漢。
挖耳羅漢:意思為龍軍,習慣上稱那先比丘,以論耳根清凈聞名,所以稱挖耳羅漢。
背面圖案分別是:
降龍羅漢:因為早在古印度之時,龍王偷佛經,他就降幅過龍王,奪回佛經,所以立了大功,所以叫做降龍羅漢。
坐鹿羅漢:他曾經乘坐的他的鹿騎進入皇宮勸說國王學佛修行。
舉缽羅漢:舉缽羅漢是一位托缽化緣的行者。所以手里一直拿著缽。
過江羅漢:他是一名賢者,過江似蜻蜓點水。
伏虎羅漢:因為在寺廟外經常遇到有一只饑餓的老虎,他把他的齋飯分給這只老虎吃,所以就叫伏虎羅漢。
靜坐羅漢:靜坐羅漢又名為大力羅漢,因為他過去是武士出生,所以力大無窮,能搬動任何重物。
長眉羅漢:跟騎象羅漢一樣,也是佛的侍者,傳說自從出生時就有了兩條長眉了,所以叫做長眉羅漢。
布袋羅漢:因為布袋羅漢經常背著一個布袋,沒時都是笑口常開?,F今也被叫做布袋彌勒。
看門羅漢:是半托迦的弟弟,為人盡忠職守。
一、什么是橄欖核?
核雕是民間微型雕刻工藝。以桃核、杏核、橄欖核等果核及核桃雕刻成工藝品,已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文化物質遺產名錄。
橄欖核,為橄欖科植物橄欖的果核,植物形態像“橄欖”條,果核呈梭形,兩頭鈍尖,紅棕色,上有6條棱線,質堅硬,不易碎;剖開內有3室,其中各有種子1粒。種子細長梭形。種皮棕紅色,內為白色種仁,油性足。無臭。 主產福建,此外,廣東、廣西亦產。
二、用于核雕的橄欖核分類
橄欖核按照核的形狀和大小,一般分為如下的幾類:
1、單核:又稱大核,一般直徑超過2.5厘米,比較適合雕刻單件作品,因此價值很高。
2、小核:通常只有1厘米的直徑甚至更小,市面上通常比較少見,所以價格一般也很高。
3、怪核:形狀比較奇特的核子,比如佛手核或多棱核,不用加工,本身就是件很獨特的藝術品。因此,這樣的核子同樣很少見,價格不菲。
4、細長核:主要由于核體狹長,因此多用來雕刻核舟題材。
5、圓核:長2.5-2.8厘米左右,直徑1.8-2.2厘米的圓核,外形比較圓,很適合做羅漢頭
6、普通三花核:這種核比較常見,因此在核雕中也用的最多,也可用來制作珠串。
三、鑒別橄欖核方法
1、顏色是否均勻,有無花點。
2、核肉厚不厚,核皮薄不薄,以肉厚皮薄的為佳品。
3、密度高不高,如果是密度不高的核子,在上油后會很容易花。
4、是否是怪核,核子如果是特別大或特別小的,價值會很高。如果是佛手核或多花核,那就更是難得的佳品了。
四、保養方法
如何預防開裂
1、 養成玩兒完手串,放密封塑料袋的習慣,而且,最好是吹口熱氣,保持濕潤。
2.、路途中,最好不帶(沒包漿前)
3、躲開干燥的空調口。
五、補救開裂
1、 用濕毛巾擦拭,然后密封袋留小口陰干。
2、陰干已經不起作用,膠水502,用針一點點澆灌(這種方法會有一些不完美,弄完的包漿后會有黑印。
3、有個秘訣,用指甲油!(純色的哪種,肉眼看是粉色的,用針澆灌,這種方法非常完美。
民間多以桃核雕刻,穿孔系掛在身上作為“辟邪”之用。有制成佩件、扇墜、串珠等為文人清玩。其藝術特點是在較小的果核上表現出復雜的題材,雕刻手法也細致入微。所刻有詩文或漁家樂、百花籃、羅漢等題材。江蘇蘇州和揚州、山東濰坊、廣東等地均有核雕,較有特色。